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林中阳首页资讯资讯详细

【动态】名家名作--林中阳书法欣赏“条屏篇”

2022-10-13 00:00:00 来源:艺术家提供作者:
A-A+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10/25b83dd92e8be475a36dc1911db287e9.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210/16417f58451fff3a8077216c4cabed5c.pn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210/e641425ecc00170c984a9ee5a1ea4858.pn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210/24873dec759a58aa113154e10d43a779.pn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210/9da10cf2f242a16985970d273ec94c04.pn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210/aef68e35774f264eed51e13f2b53934c.pn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210/98e58141e4c988b3a9855de8cfd41fbd.png

借古开今·尽得风流

-- 试论林中阳书法艺术的审美追求

  林中阳,这位从大漠飞出的金凤凰,在当代有一定影响力的中年书法家,涌立时代潮头,成为社会各界和业内瞩目的一颗璀璨夺目的新星。

  我和林中阳结识于2007年,那是一次偶然的机会,先见其字再见其人,留下深刻印象。尔后多有接触,对其为人和书法有了较深的了解。他为人正派,严谨而不失豪爽,为朋友可两肋插刀。其书法经过多年的努力和锤炼,加之天分和悟性,在认知和实践上做出了可贵的探索,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准。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210/79feae3844fa20156ee83ee73c85534e.png

  林中阳,原名周生香,出生腾格里沙漠深处的甘肃民勤。后来他觉得这个名字不够响亮,改名为林中阳,意为心存大爱,心中似阳光般灿烂。叫起来响亮,听起来悦耳,写起来顺手。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210/5138250a05d85cc7f510d9ba1735f44a.png

  林中阳对书法的喜爱源于父亲的启蒙和教诲。其父周科文,一位勤劳纯朴,工作兢兢业业的机关干部,在当地有一定知名度的文化人。林中阳4岁习书,由于家境原因,所谓写字,就是以指代笔,以沙作纸。写着写着,周科文看着孩子写的有模有样,自豪地对妻子说“这娃将来肯定是个书法家,过几年把他送到县里拜马玉浩为师。马玉浩可是民勤有史以来著名的书法家之一。”周科文为了培养孩子学习书法的兴趣,经常给他讲解古代著名书法家怀素用芭蕉叶练字的故事,使年幼的林中阳练字的兴趣更浓了。促使林中阳把书法作为毕生的事业追求,还是上大学的时候。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210/6caefa630e22a53f28deb3f9b891ce15.png

  在大学4年时间,他把所有的课余时间都泡在了学校的图书馆。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图书馆书架上看到《柳公权书法字帖》,如获至宝,从此在临帖的道路上一发而不可收。篆、隶、楷、行、草,图书馆所有能找到的书法字帖他都反复临写。柳书的严谨法度,笔画方整极具力度,打下了他学习书法的坚实基础。1982年,林中阳为甘肃《农业科技与信息》杂志创作题图尾花268幅,使他在武威名声大噪,拜访者、求书求学者纷至沓来,有的甚至到了崇拜的地步。

  林中阳不再满足已有的成绩。继而专程前往陇东秦安莲花乡拜郭令仪老师学艺。郭令仪是当地的名流,尤以善教书法得名。其书法源于唐楷,对魏晋贴学浸淫数年,尤以小楷见长。在郭令仪的言传身教下,林中阳不仅系统地学习掌握了楷书的字法、笔法、墨法和章法,对郭老师严谨的治学态度也深有领悟。郭令仪对收林中阳这个学生深感自豪。在师生告别的一天晚上,郭令仪当场赋诗一首:“大地湾藏文物古,屋脊类似混凝土。钻子愈钻愈弥坚,深信古人真不鲁。”并叮嘱林中阳“幼年作书,应仗其胆来,大刀阔斧地砍去,不必拘守襟怀;中年作书,应从谨严中求纵逸,纵逸中毋忘严谨;老年作书,应树雄心革自卑,应破有格成无格。”临别,郭令仪把自己珍藏多年的《胡缵宗书法六条屏拓片》,郭令仪学习书法的至理名言和宝贵的赠品,使林中阳受用终生,并激励他在学习书法的道路上奋力前行。

  林中阳在书法的道路上孜孜以求,艰难跋涉。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210/b83054b37f818eeb691fe57ad95083c4.png

  他在阅读唐代孙过庭《书谱》时,有一段语言使他反复咀嚼回味:“观夫悬针垂露之异,奔雷坠石之奇,鸿飞兽骇之姿,鸾舞蛇惊之态,绝案颓峰之势,临危据槁之形;或重若崩云,或輕如蝉翼;导之则泉注,顿之则山安,日;纤纤乎,似初月之出天涯;落落乎,尤众星之列河汉……”孙过庭这段富有诗情的论述深深打动了他,他了有所悟,这不单是在讲书法技巧,而是通过书法美学,感悟到自然现象里的千变万化--悬吊之针、垂滴的露水、由远而近的雷声、崩散的波浪、飞翔的鸟、惊吓窜逃的蛇、一直到天边的一弯新月、银河点点繁星的秩序……这不正是他长期追求的书法美学意境吗?

  那一段时间,他像着魔似地辗转反侧,坐卧不宁。在一次采访时他谈到:“中国书法艺术源远流长。从甲骨文、金文(钟鼎文)、石鼓文演变而为大篆、小篆、隶书,至定型于汉、魏、晋的草书、楷书、行书等,体系完备,更涌现出如李斯、陆机、王羲之、颜真卿、怀素、苏轼、赵孟頫、文徵明、吴昌硕等各代书法大家,成就了书坛千姿百态之貌。从晋人尚韵到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到元明尚态;从古朴到浑厚,从严整到酣畅,从重形到抒情,书法以不同的风貌反映出时代的审美情怀。”正是基于对书法发展脉络的考量,是“抒发情怀、表情达意”的认知,在仰慕前贤的同时,确定了自己的努力方向,主攻行草书。

  奥地利著名小说家茨威格在《纪念里尔克》一文中写道:“真正诗人的天赋必然是通过难以估量的辛劳又一次重新挣得,即男子汉有责任把天赋开头仅仅是作为儿戏送给他并仿佛是借给他的一切,持续地变成坚忍不拔以致令人难以承受的严肃事业。”这段透彻的语言给林中阳莫大的激励。一方面他秉承传统,深入挖掘几千年来书法背后所蕴涵的巨大文化、思想容量和由此彰显出的书法艺术规律,以古人的优秀作品为“源头活水”,构建属于自己的艺术语言。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210/f1b68845db35554fcd38881d228310de.png

  另一方面,他通过对中国书法发展史的考察深深感到,一个有社会责任的当代书家必须有所担当、有所作为。用林中阳的话说:“作为一门艺术,书法应能反映出整个时代的审美风貌,同时也折射出一个时代的审美取向和审美高度。书法家应主动承担这一社会责任,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理性扬弃,站在时代高度,写出具有感染力的时代作品,为今人和后人提供优秀的精神食粮。”

  林中阳是一个敢于冒险、敢于挑战极限的书法家。草书是动态的艺术,其难度在于变化莫测。尤其在书写大草时,所有变化都随机发生,不可预测,不可重现。线条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同时也具有很高的难度。正如当代书法大家沈鹏先生所言:“书法是线条的艺术。而草书,则将线条的变化发挥到极致。为了赋予书法活力和生命,古代的书家们却善于从世间万物寻找灵感。这些都足以说明,要成为一个出色的草书家,要创作出令人耳目一新的草书作品,除了继承传统,掌握扎实的基本功,还需要深入生活,感悟大自然从而心手双畅,妙手偶得。”林中阳日课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一年四季,周而复始,从不懈怠,辛勤地耕耘在这片丰厚的沃土上。不停地读书,不停地临摹,不停地思考,不停地尝试。

  他深知,由“渐修”到“顿悟”有一个漫长的过程,惟有经过长期不断地研习古代经典,从对历代书法的初步单纯的感性认知,逐步深入到理性分析,梳理、归纳、总结、提炼、升华,不断汲取,不断进步,穷其一生的精力和努力,才能形成自己的风格和面貌。他多次翻阅《中国书法史》和近百卷的《中国书法全集》,对当代大家的力作也不放过,从三代、秦汉至明清,先人优秀作品中的豪放、博大、典雅、浑厚并充满灵气的艺术特征以及内中所蕴含的正大气象和充满生生不息的变异精神,开启了他的悟性,激发了他创作的灵感,成了他艺术上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210/a41986606822f59d2e151dc9d198e3ee.png

  他站在时代的高度,用现代人的审美视角进行艺术创造,无论何种书体都具有时代的审美特征。他敏锐地觉察到,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云计算、大数据、人造卫星、宇宙飞船等新技术纷至沓来,这些给人们的价值观念、审美取向带来很大变化,一个有责任的书法家,必须站在时代的高度,以当代人的审美眼光,去挖掘、选择、构建融古今中外为一体的有属于自己的艺术语言,创作出体现民族特色、充满豪迈精神气概和正大气象的精品力作,才能无愧于这个时代。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210/bb2d7f357c0af29d7d1c7f048ab81bf2.png

  经过几十年的艺术实践,林中阳形成了自己阳刚浑厚、雄健豪放、峻伟古拙的正大气象和具有时代审美特色的书写个性,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其书法融古今之大化,创一家之法式,他是在从书法艺术的本体出发,自由表达生命的本我;他和而不群,高而膺众,奇而多变,变而不矫,骄而不媚,为当代中国书法艺术注入了一股清澈的甘泉、鲜活的气息和勃勃生机。赏析他的书法,无论是巨幅大字,或中堂对联,都具有极强的张力和奇峭的结体。坚实而具有弹性的线条,浓厚与枯竭的墨色,疏密有致,大小错落的行气与章法,初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210/5e8702716a2cde8bd00e6004c236b489.png

  通观其作品,飘洒的线条和文字的书写,把你带入大漠、草原、边陲和沙场,目睹的是铠甲、铁骑,塞外风沙、惊涛骇浪,似乎听到了咆哮的风声,惊天的雷声,战鼓的催征声和“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杀敌声。观其作书,时而激情涌,“当其下手风雨快,笔所未到气已吞”;时而静如脱兔,“当止则止”,寄托无限的胸怀和博大的情志,是一种美的享受。关照他的书法,我们会感染到一种昂扬的情怀和巨大的力量,传达给人的是坚强意志的阳刚之美。他感到,真正的艺术创造必须排除外来的干扰,摆脱名利的羁绊,真正的创造力应循着自然规律汨汨流出。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210/377c4e717a51ef55cd0d9167fff0e210.png

  如果创造者具有天赋能力,那么在执着追求真善美的过程中,有才能的作品便自然而然的诞生。陈列于*****和多处重要场所的《*****》是其代表作,足显其阳刚浑厚、奔放豪迈的艺术个性。这首主席震烁古今的千古绝唱,其词作的高度决定了书写的难度。经过几十年艺术磨砺的林中阳,既考虑到词作文本的艺术魅力,又要寻求一种恰当的艺术表达方式,以二度创作彰显词作的宏大气魄和独特的艺术魅力。决定以行草书书写,从字法、笔法、墨法到章法和整体布局,他在熟练掌握古人和当代名家技法的基础上,融入了个人的审美情趣,表现出潇洒奔放,大气率意又不失朴拙的唯美追求。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210/0d86f3f324cd36eebca2308be571871c.png

  从书法的角度诠释了词作者博大的胸怀,豪迈的气概,辞意畅达、一泻千里的意境,可为难得之佳作。二十多年来,林中阳的脚步踏遍国内外。先后在国外的十多个国家举办展览,其作品被多国政要和收藏家所收藏,对中外文化交流做出了积极贡献。在国内20多个省、市、自治区举办大型展览,他的作品适应当代展厅巨大的需求,巨幅大作如黄钟大吕,大气磅礴,极具震撼力、感染力和视觉冲击力;盈尺小品,精微细到,笔法、墨法、行气和结体,十分耐看,获得业内外的一致好评。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210/334f10eaa74fb633803fbf65c5d0998b.png

  林中阳的隶书也别具一格,具有苍劲朴茂,意趣横生的特点。这主要受益于他在古城西安刻苦临习的岁月。西安丰厚的文化底蕴给予他综合的艺术滋养,用他自己的话说“那几年,我像着魔似地徜徉于西安碑林,篆、隶、楷、行、草无不涉猎,但用力最勤的是行草书和隶书,奠定了我一生的书学基础”。就汉隶而言,他钟情于《张迁碑》和《石门颂》。《张迁碑》方中寓圆,静中有动,拙中见巧,多有奇趣的艺术个性,使他痴迷。为潜心研习《张迁碑》,他将碑文的每一个字复印放大,对其字形结构,点划形态,以及黑白分布,神韵气势,细细揣摩,流于笔端,直至形神兼备,了然于胸。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210/05ab7b7f3ee92997c8231b5a3ac7a54a.png

  为熟练掌握《石门颂》的精髓,他三下汉中,拜谒摩崖碑文,追根溯源,挖掘石刻产生的过程,从中汲取营养。同时,对其它隶书碑文也有所涉猎,形成自己初具特色的艺术语言。2008年创作的隶书《道德经》长卷,2019年隶书创作的主席用典系列,气足神完,意蕴深藏。细细品味,既合法度,笔笔到位,一丝不苟;又出新意,起承转合的微妙变化,浓淡干湿的分寸把握,呼之欲出,赏心悦目。其楷书既有颜筋柳骨之功底,又追魏晋“二王”飘逸洒脱,率意天真,不失法度。其篆书深谙林散之“笔从曲处还求直,意到圆时更觉方”之理,线条凝练古拙,庄重典雅,浑然天成,时出新意。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210/bb4b63964e11702c49f3bc0688c9da9b.png

  林中阳在书法领域取得显著成就,深深得益于多方面的修养。用他的话讲“一个优秀的书家要想创作出好的作品,除了气质和胸怀之外,还要不断涵养学识,能够精研包括文学、历史、哲学、美学、逻辑、艺术、语言学等在内的人文学科,这些学科有助于书法家提升精神境界,思考人生的目的、意义、价值,追求人的灵魂等,从而提升文化素养和文化品格。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210/86cbf434bd8c8b1685686c2bb1ed4722.png

  读书不仅可以滋养作品的书卷之气,还将触及作品的内在灵魂,从而,为作品带来清新而深邃的意境,为笔墨带来朴实无华的气息。”基于此,在大学期间,他就对中国传统文化有广泛的涉猎,对文学、历史、哲学投入了很大的精力,下了很大的功夫。广泛的阅读开阔了他的视野,丰富了他的学养。在西安,他又系统地学习了《中国书法史》、《书法学》、《书法教育学》,对《论语》、《老子》、《庄子》、《孙子兵法》,以及《佛教经典》也大有兴趣,颇有心得。他感到,作为一个想有作为的书法家,不但要在书海里“悟道”,还要“外师造化”,行万里路。几十年来,他不辞辛苦,云游天下。名山大川涵养了他的胸襟,江河湖海赋予他书法线条的动感,名胜古迹给他书法注入了文化根脉。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210/1e87fc059e7718cf12e2da9c66b7891b.png

  这些字外功夫的侵染,使林中阳的书法达到纵横捭阖、超凡脱俗、雅俗共赏的大美境界。在书写之余,他还潜心诗词,汲取相关艺术的修养。偶有佳作自娱,也发给好友赏析。《壬辰中秋》:“苍穹玉盘发灵光,桂花树下话麻桑。呼来嫦娥斟美酒,邀于玉帝饮琼浆”。词作《清平乐.蓬莱》:“梦游海市蜃楼,遥见八仙过海。秦皇汉武三顾,我与将军还来”。诗词才情,可见一斑。这些书法以外的综合修养,使林中阳的书法具有浓浓的书卷之气。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210/c96e2f703188e912ef60e85ab9c5c28c.png

  林中阳的书法艺术不断得到首都书法界和社会各界人士的高度评价,同时得到业内专家的一致好评。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著名书法大家李铎评价:“林中阳的书法大气磅礴,给人以震撼。他长于学习,精于领悟,把故乡大漠的豪情、长河落日的美景化作墨海波涛,把时代的审美融人笔端,因而他的作品厚重雄强,洋洋洒洒,纵横跌宕,书人合一,个性鲜明。显而易见,其人其作品是成功的,是中国书法艺术常青树上一颗可资咀嚼的硕果。”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210/ef0153000454dcabcbc49ba3b5059cfa.png

  林中阳是一个有社会担当的书法家。面对纷至沓来的奖项和社会各界的好评,他清醒地认识到,“书法家当以弘扬书法艺术、服务社会为己任,不仅要写传统的诗词歌赋、名言佳句,更要站在时代的高度,写出具有艺术感染力的作品,为今人和后人提供优秀的精神食粮。”他以实际行动践行着自己的诺言。林中阳以大爱的情怀,长期热爱社会公益事业,用爱心回馈社会、回报人民。曾为中华慈善总会捐赠30万元的作品。先后为西藏、新疆、甘肃、湖北、重庆、安徽、福建、陕西等省、市、自治区的希望工程捐款或兴建希望小学。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210/9c4e71faa11894713ac59e4d64101779.png

  作为极具思想力的书法家,林中阳有着自己的理想和审美追求。他将继续在古典作品里汲取符合自己口味的丰富养分,不断完善自己的艺术语言;他将以前瞻的眼光攫取古今中外优秀艺术门类精华,用生命的激情、丰沛的情感、“笔墨当随时代”作为内在的驱动力,不断探索和完善具有独特个性的艺术语言,创作出无愧于时代的精品力作。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210/4587580fc987b30994145a398eda314f.pn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210/c16c6124f1fe0ce0c48557e400e1f200.pn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210/46765ae1ca16a1ae1503990ca6984642.pn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210/5f57a64fe21f211ef68b7e6f640c98da.pn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210/0b34e52ab11f7c2e11af63b9df343225.pn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210/16417f58451fff3a8077216c4cabed5c.png

  我们期待着!

该艺术家网站隶属于北京雅昌艺术网有限公司,主要作为艺术信息、艺术展示、艺术文化推广的专业艺术网站。以世界文艺为核心,促进我国文艺的发展与交流。旨在传播艺术,创造艺术,运用艺术,推动中国文化艺术的全面发展。

联系电话:400-601-8111-1-1地址:北京市顺义区金马工业园区达盛路3号新北京雅昌艺术中心

返回顶部
关闭
微官网二维码

林中阳

扫一扫上面的二维码图形
就可以关注我的手机官网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