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林中阳首页资讯资讯详细

【评论】灵性与砥砺的融合——记青年书法家林中阳

2009-08-27 15:32:29 来源:艺术家提供作者:赵建国 
A-A+

  新世纪的第一个春天,青年书法家林中阳从古城西安来到北京。他希望用自己的生花妙笔在京城闯出一片新的天地,用自己对书法的执著抵达事业新的境界。
  林中阳1957年生于甘肃民勤县,那是腾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两大瀚漠的交汇处。他少时家境贫寒,从小学、中学直到高中毕业回乡务农,他一直把摹写书报等印刷品上的汉字作为生活中的惟一乐趣。没有墨,便用红土和水,在砖块上写;磨秃了笔无钱再买,干脆就用手指在沙子上写。
  刚刚恢复高考的1978年,林中阳考上了省内一所医学类专科学校。一次进学校图书馆,中阳偶然发现了一本书法大家柳公权的楷书字帖,他真是欣喜若狂。因为那是他第一次见到真正的字帖。从此,每日临帖一百余字,成了他每天必须完成的功课。毕业后中阳留校从事行政工作,但仍每日临帖习字不辍。渐渐,林老师写得一手好字的美名,在校园内外传开了。为了给周围多家院校师生讲授书法课,林中阳编写了两本近20万字的教学讲义。中阳自己说,在学校那段生活,有两个方面的收获让他终生收益,一是钻研医学典籍,使他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很深的理解和感悟,二是编写书法讲义,使他有机会对书法史上的经典之作进行精研、梳理和归类,得大师之气息,蓄养自身之锐。林中阳的书法大为精进,被调进武威市群艺馆,专门从事书法创作。
  从此,林中阳潜心习练书法,楷、隶、篆、草,不曾有所偏废。书法大家名篇和经典之作,一路苦练下来,循序渐进,不敢心寸半分抄捷径之念,说他“笔破万页纸”,没有丝毫夸张。又遍读哲学、美学、文学等各类书籍,谨记“读万卷书”的古训,努力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同时,他利用假期,“行万里路”,遍访大西北的名山古刹,哨卡乡镇,或拓碑摹帖,或作诗题字。林中阳的字日渐超拔。秉赋中的灵动脱俗、古文化的熏染浸润与西北地域的狂放豪情,浑然天成,融于笔尖,便形成了他用笔逆入涩出、质感丰厚,用墨酣畅淋漓、润燥相间,结字聚散离合,挥洒自如这一独具魅力的个人艺术风格。
  后来,林中阳辞去了地区群艺馆的“铁饭碗”,来到古都西安,出任陕西书画研究院副院长。他的书法作品也开始由大西北走向了北京,走向了全国,走向了世界。草书《沁园春•雪》等近20幅作品被珍藏悬挂,百余幅作品被美国、日本、新加坡和我国港台等藏家收藏。
  观中阳作品,小字婉约风流,如饮茶赏花,独具韵味;榜书沉稳畅达,如其人耿介拔俗;行草巨幅作品,则狂放不羁,高品位,大格局,气势不凡。
           《人民日报海外版》(2003年05月23日第二版)赵建国
 

该艺术家网站隶属于北京雅昌艺术网有限公司,主要作为艺术信息、艺术展示、艺术文化推广的专业艺术网站。以世界文艺为核心,促进我国文艺的发展与交流。旨在传播艺术,创造艺术,运用艺术,推动中国文化艺术的全面发展。

联系电话:400-601-8111-1-1地址:北京市顺义区金马工业园区达盛路3号新北京雅昌艺术中心

返回顶部
关闭
微官网二维码

林中阳

扫一扫上面的二维码图形
就可以关注我的手机官网

分享到: